找到相关内容484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与初期大乘思想

    《杂阿含经》与初期大乘思想  释显如  阿含经向来被中国佛教祖师们判为小乘教的经典,而一直不受中国佛教徒的重视。由于近代各国学者的研究,发现阿含经原来不是什么小乘经典。反而是现存最接近原始的佛陀教说...是「满足希求」(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251页)。  从《杂阿含经》的原始部份,可以看出早期佛法的特点,简要的说,就是修八正道等菩提分,如实知见身心(蕴、处、界等)的无常,苦,无我,实现离执解脱...

    释显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952194.html
  • 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

    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-- 以南北朝之前为探讨中心  释道昱  圆光佛学研究所副所长  圆光佛学学报第二期(1997.10)  圆光出版社发行  页 29-62  -----------...实例为基础,划分  四种的净土观行,以窥探初期中国佛教往生弥陀净土者的修  行法门与经典依据。又根据《无量寿经》的梵文本,探讨汉  译“往生”的原始意义、与“极乐国土”、“净土”译词的  演变过程,...

    释道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22869825.html
  • 略述初期部派佛教形成的原因

    略述初期部派佛教形成的原因   总说   本文笔者意从两个方面对初期部消佛教形成的原因进行考察。第一、从历史背景去分析;第二、从历史事件上去分析。   首先,先从历史背景去看,主要是谈原始佛教形成时期是公元前530——前370年和部派佛教初步形成时期。其次,从历史事件上看,共有二个主要方面,第一是:律藏考察部派形成之因,第二、从结集看部派形成之因。   第一、从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2255328.html
  • 殖民初期日僧来台转赴福建的活动

    殖民初期日僧来台转赴福建的活动  ——以临济宗与真宗东本愿寺的“厦门事件”为例  一、临济宗的来台与大龙峒保安宫  根据《镇南山缘起》的记载,日本临济宗最早来台的是细野南岳,时间是1897年初,他原...政策。  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与民政长官后藤新平的体制,在台湾殖民初期是一个非常组合,儿玉、后藤其实是努力贯彻帝国主义势力于福建的人物,如果再与临济宗(或其他宗派)对政治热衷的僧侣相结合,或许可以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980963.html
  • 新中国建立初期巨赞“佛教改革”刍议

    新中国建立初期巨赞“佛教改革”刍议   ------——兼谈太虚教制整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 作者:于光   来源:巨赞大师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  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,标志着中国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。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根本转变时代,中国的佛教界也在这一转变时代紧跟历史脚步,开始踏上新的征途。新中国成立...

    于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368673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初期大乘菩萨观之抉择探源

      印顺导师对初期大乘菩萨观之抉择探源   开仁法师 福严佛学院教师   目次. 凡例.序一. 序二. 作者序   【目 次】   第一章 绪 论  一、研究的缘起  二、研究的步骤 ...小结   第三章 印顺导师源自契经的初期大乘菩萨观探微  第一节 《杂阿含经》(788经)之正见增上  一、经论中有关“正见增上”之诠释  二、印顺导师对“正见增上”之定位及其在菩萨道之重要意义  三...

    开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0951768.html
  • 印度佛教讲座:初期佛教的五阴与无我

    印度佛教讲座:初期佛教的五阴与无我   方广锠   一、初期佛教的“五阴观”   佛教把世界分成由有为、无为二法来总摄的世间、出世间两大部分。世间又由有情世间与器世间...、想、行、识等四个部分,再加上原来的色,就组成了五阴。初期佛教的Skandha本意有二:从体来说是积集,从用来说是阴覆。佛经说人生之苦,归根结蒂,“略五盛阴苦”。这个&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41358774.html
  • 我读“初期大乘佛教这起源与开展”(上)

    我读“初期大乘佛教这起源与开展”(上)  杨惠南  书 名: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 作 者:印顺  出·版者:正闻出版社,台北  出版日期:民国七十年五月   页 数:二三二O...这样。赞成它的读者,会承认这个事实;反对它的读者,尽管不同意其中的某些看法,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。只有那些不理性的人,才会盲目地否定这部伟构的价值—  初期大乘佛教的兴起,学界各有不同的看法,而作者的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4766627.html
  •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(七)D

    第三节 初期大乘的集出者  第一项 大法的传出与声闻教团  初期大乘经,事实上是没有「集出」的。集──结集sam!gi^ti的原语,是合诵、等诵的意思。对于流传的佛法,经过大众的共同审定,公认为是佛法,称为结集。从初期大乘经所见到的,只是传出而没有集出;在流传中,受到信受者的尊重而保存下来的。可以这样说,初期大乘经,没有同时多数人的共同审定,却经过了先后无数人的探究与发展。  初期大乘经,决不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5240890.html
  •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(六)B

    ─「大乘者」。在修持上,菩萨与比丘显著不同的,如礼拜十方一切佛,忏悔、回向等。后二类,是为寺院服务的。种种比丘中,「持菩萨藏」与「行菩萨道」,是大乘时代所独有的。所以,『初期大乘佛教的成立过程』,解说为这是大小共住的寺院,是非常合理的。『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』,为了维持不僧不俗的第三集团──塔寺住者,所以解说为这一切都是大乘比丘。有些事,本来是简易明白的,但为了达成自己的构想,就不免要迂回曲解了!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5440892.html